-
根脉中华丨中国考古博物馆里的寻龙之旅
,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, 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, 勇猛无畏的气概, 福泽四海的情怀, 强大无比的力量, 来自中国北京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, 以及马来西亚的五位年轻人, 王依雯、岑嘉怡、柯展伟, 洪尹盺、丘宇翔, 来到中国考古博物馆, 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刘国祥的带领下, 开始...
-
新华鲜报|三星堆考古新发现:玉石器“生产车间”找到了!
三星堆考古又“上新”!7月23日,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,玉石器“生产车间”找到了!这是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重要进展。,,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,揭示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,生动实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,为世界感悟东方文明打开了一扇窗。, 这是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手...
-
走进绍兴稽中遗址
, 这是7月23日在稽中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拍摄的一处水井遗址。, 稽中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,是2023年发现的一处战国两汉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。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4年对其开展考古发掘,目前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,发现两汉高等级官署建筑,出土“会稽”“山阴”等墨书文字...
-
【文化评析】让高雅艺术接地气冒热气
【文化评析】, 作者:李 晓, 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,“全城交响”再次奏响。在这座没有屋顶的城市音乐厅,音乐家们陆续走进上海的热门商圈、文化空间、街角花园等,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与艺术邂逅的机会,于城市各个角落奏响美妙的乐章。据悉,上海交响乐团策划的“全城交响”活动,自2019年首次发起,至今已...
-
威风锣鼓“线上”喧
【文化中国行】,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杨 珏 李建斌, 锣鼓齐鸣,响彻云霄。为期6天的“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”近日落下帷幕。, 流传于晋南地区的威风锣鼓是由锣、鼓、铙、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打击乐艺术形式,已有4000年历史,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, 在山西临汾...
-
让学位服展现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之美
作者:张 引(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、美术学院院长,教授), 头戴簪花学位帽,身穿明式马面裙,肩披古色古香的云肩……这个毕业季,融入国风元素的学位服大放异彩。从去年开始,北京大学一名本科生在学位服上搭配云肩,穿着马面裙参加拨穗,引发网友点赞和效仿。今年毕业季,更多大学生通过自制或“爆改”学位服,展...
-
科技引领视听创作深刻变革
【视听观察】, 作者:易伟平(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文艺评论小组成员), 近年,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。尤其是2024年2月15日OpenAI重磅推出的首款文本生成视频的人工智能模型Sora,颠覆了过去制作视频所需的撰写脚本、布置场地、录制视频和后期剪...
-
话剧《把一切献给党》:共产党人的忠诚宣言
作者:宋宝珍(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、北京市文联特约评论家), 话剧《把一切献给党》改编自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,不仅是对他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与表现,还展现了共产党人流血牺牲书就的英雄传奇。, 该剧主题鲜明,思想深刻,风格独特。“把一切献给党”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写照,更是忠诚宣...
-
好的舞台设计:搭建剧作精神与观众心灵相通的桥梁
作者:伊天夫(上海戏剧学院教授,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), 何为好的舞台设计?舞台美术家胡妙胜先生曾经说过,好的舞台设计要在舞台空间中遵循“组织动作空间”“再现动作环境”“表现动作的情绪和意义”三项基本功能。, “组织动作空间”就是让演员在空间中能有效地行动,做到有特点、有特色、有特征;“再...
-
青春化探索为戏曲传承提供新思路
【舞台艺术众家议】, 作者:付桂生(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), 日前,全本青春版《牡丹亭》走进清华大学,完成了她生命历程的第500场演出。20年前,作家白先勇敏锐地觉察到青年观众之于昆曲传承的重要性,提出“我的昆曲是给二十一世纪的观众看的”。如今,更多的戏曲剧目以青春化的呈现破圈,欣赏、传...